孩子不是先致富,才能富养

推荐人:艾小羊 来源: 小船阅读 时间: 2018-02-24 13:11 阅读:

 

我一直主张孩子要富养。但我并不同意要先富,才能富养。

 

富养的好处,在民国名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是典型富养的女儿。

 

成年后,她经历了丧夫、入狱、贫穷,被造反派打倒在地,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。92岁高龄的她,依然一个人兴致勃勃地活着,既不麻烦子女,也不抱怨生活。

 

“要是他们(子女)想来照顾我,这是因为他们的爱,而不是他们的责任。”这样的亲子观念,放在今天都是即正确又先进。

 

郭婉莹小时候,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是传统意义的富养。她的孩子童年却是生活在贫困交加时,家产被抄,父母一个劳改,一个入狱。

 

这时候,才显出富养的功力。

 

郭家四小姐用铝锅在煤球炉上做出彼得堡风味的蛋糕;从农场回家的路上,顺手采一小束野花插进家里的玻璃瓶;从农场给孩子带回一只小鸡做玩具,孩子高兴得不得了。

 

这种富养,是与金钱无关的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。

 

 

富养的是人生态度

 

的确有一些高品质生活需要高昂的花费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当然应该多带孩子去体味这种高品质生活。它能让孩子看到金钱所能铺陈的极致的舒适与美好,明白努力的意义。

 

 

 

还有一种高品质的生活,只要用心,而不需要花太多钱。

 

这个世界,既不公平,又公平。清风玉露、朗月飞花,是不需要花钱就能欣赏到的;一杯米、一把面、一捆青菜,在会生活的人手里可以变出花样翻新的美食。

 

如果你爱生活、会生活,你就是在富养孩子。

 

所谓富养,是让孩子从小看惯生活的美好与快乐,懂得兴致勃勃地探索如何取悦于自己。父母在他们幼小心灵中种下的是明亮的种子,他们即使人生遭遇挫折,也不会轻意对生活失望。

 

与郭婉莹同时代的民国女性罗仪凤是康有为的外孙女。她回忆小时候被母亲康同璧带到颐和园野餐。那时家境富裕,父亲边烤香喷喷的吐司,边说:“以后如果没有烤炉,就算用铁丝与煤炉,也一样能烤出好吃的吐司。”

 

这就是富养。

 

不是向孩子炫耀万元烤箱的功能,而是告诉他们,春天要一家人外出野餐,食物要自己动手做,至于用什么样的炉子烤面包,并不重要。

 

 

父母平和平静的心态,

也是一种富养

 

富养的不是金钱观念,而是人生态度——尽最大可能对自己好,尽最大可能享受有品位的生活。

 

有钱只是带来更多的选择,没钱也不能落败。

 

说来说去,富养所考验的是父母对于生活的态度。其中不仅包含了父母追求细节的品味,有钱时,知道钱花在哪里能买来极致的人生体验;没钱时,知道用最减省的方式达到最高标准的享受;同时,它也考验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,以及乐观坚韧的品质。

 

富养子女,需要的智慧比钱多。

 

一对经常抱怨、情绪易失控的父母,即使给孩子金山银山,也谈不上富养。相反,钱越多,越容易在孩子面前形成穷得只剩钱的印象。

 

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,物质并不缺乏,却缺乏对世界的善意与信心。

 

 

 

有钱的时候挥霍,没钱的时候抱怨;当欲望被满足,就活在自大中,没有被满足,就活在攀比与不甘中。许多物质条件不错的成年人,在这样的漩涡中挣扎,顺便将孩子也早早地带入了成人世界的欲壑难平。

 

这样的状态,即使有金山银山,也无法富养孩子。

 

 

富养,

养的是一个人的满足感与安全感

 

能富养孩子的父母,自己首先活在富足、平静中。

 

《请回答1988》我看了两遍。里面的几个家庭,都不是大富大贵,却都在富养孩子。

 

印象最深的是围棋天才阿泽。阿泽母亲早逝,父亲却从不在他面前表现对生活的抱怨,即使儿子参加最重要的比赛,他也云淡风轻,好像根本没有输赢这件事。

 

他的富足是一种笃定:再穷也是一日三餐,街坊邻居;再富也是一日三餐,街坊邻居。

 

双门洞的孩子们都是富养长大的。他们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、穷兮兮的精致,以及怂兮兮的好强。

 

当他们成年,会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,街坊四邻全体出动,为小女孩珍珠做了一个美丽的冰人。虽然冰人最后化成水,大家的爱与热却留在了那年冬季。

 

珍惜那些稍纵即逝的温暖与快乐,即使在寒冬,也能用双手创造出美丽的风景。这就是富养。

 

富养,养的是一个人的满足感与安全感。

 

世事变幻,不忘初心,无论境遇如何,从未一无所有,这就是富养。

作者:艾小羊
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小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