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永远会记得郭老

推荐人:张广智 来源: 小船阅读 时间: 2017-10-10 20:03 阅读:

 国庆长假在家整理收藏,发现一张半个多世纪前《蔡文姬》的演出说明书,首页背面是我的笔记:“我于1961年10月28日晚观此剧。这天,沫若同志亦来人民大舞台观看。演出结束后,沫若同志登上舞台,同《蔡文姬》剧组主要演员握手,并向台下观众挥手致意。”这段文字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。

  1961年,我在复旦历史系念书,时为大三。历史系学生与历史剧有着天然的联系,当时文史两界还曾对历史剧展开过热烈的讨论,这就推进了上世纪60年代初新编历史剧的创演,涌现出了如京剧《海瑞上疏》和《海瑞罢官》,话剧《武则天》和《蔡文姬》等优秀作品,曾风靡一时,后两部作品均出自郭沫若一人之手,在当时令我辈羡慕和崇拜。是年二月,我观看了周信芳在天蟾舞台主演的京剧《海瑞上疏》,秋日,又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沪公演的话剧《蔡文姬》。

  那天,我早早地在学校食堂吃过晚饭,即与系里几个同学联袂赶往位于九江路的人民大舞台。我们事先买好了票,只见剧场内外人头攒动,也有等退票的,霓虹灯上的红色“客满”两字高悬厅堂,特别耀眼,由此可见受欢迎的程度。临开演前,场内进来了贵宾,也许有观众认出他来了,稍有骚动,但顷刻又安静了下来。灯渐暗,大幕拉开,眼前展现的是南匈奴左贤王的穹庐,故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。蔡文姬(朱琳演)、曹操(刁光覃演)、董祀(蓝天野演)、左贤王(童超演)、周近(苏民演)、单于王(于是之演)逐一向我们走来,把观众带进了东汉末年的历史情景中。北京人艺倾全院之力,大牌演员悉数登场,演出十分成功,这既归之于剧作家,更归之于北京人艺话剧艺术家们的精湛演艺,不过,上述这些名角那时都还很年轻啊。

  大幕落,掌声四起,谢幕不已。说时迟,那时快,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:那位开场前引起骚动的贵宾,竟然是《蔡文姬》的剧作者郭沫若先生。我们是楼上的位子,从这里望去也很清晰,见郭先生身着一身灰色西装,戴着眼镜,系着领带,很是潇洒,显得年轻(郭老1892年生,时为69岁,当属“年近古稀”之年了)。他步伐与行动都很敏捷,很是兴奋,登上舞台与主要演员一一握手,好像在与刁光覃握手时,多待了一会儿,似有交流,我们当然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,我个人揣测,《蔡文姬》里的曹操,也许演员的拿捏分寸到位,符合作者的心愿,故受到了剧作者的称赞。而后,他又面向观众,特别朝向我们楼上的观众挥手致意,于是又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。散场了,我们都很兴奋,虽没有与郭老说过一句话,但却见到了本人,这是晚辈与前辈之间学术人生情缘的一次庄重的注目礼,一生有这一次足矣。同行中有一位被班上同学称之为“郭迷”的汪君,更是乐不可支,已出版的几部《沫若文集》放在床头,成了他课外阅读的“最爱”。大家一路评头论足,直至宿舍过道的灯也关了,然正如蔡琰著名诗篇《胡笳十八拍》所咏:“十八拍兮曲虽终,响有余兮思无穷。”

  思无穷,费考量。写到这里,有一事疑惑。近读王继权编的《郭沫若年谱》,查1961年10月28日,竟是空白,对比之下,是年9月7日郭老在昆明看话剧《武则天》,作诗见报,10月29日郭老在上海游豫园,30日游闵行,均作诗见报,唯独10月28日空缺当天晚上在上海看《蔡文姬》的事,为什么没有一点记录呢?录此存照待考。

  由此上溯,沫若先生早在1930年出版的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一书的终篇中这样写道:“草径已经开辟在这儿,我希望更有伟大的工程师,出来建筑铁路。”此后,他身体力行,在这条“草径”上,以其文史贯通之才,“建筑铁路”,为后来者开通了文化上、学术上的坦途。“想起你,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,那般欢畅。”(叶赛宁《我记得》中的句子)不管遇见他与否,我都会记得郭老。

作者:张广智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小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