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恸哭,却深情不减

推荐人: 来源: 时间: 2017-05-15 21:46 阅读:

        我这一生经历过不少次殡仪馆“追悼会”,后来便有点害怕和排斥。哀乐一阵,回荡在耳边;号啕几声,钻入心肺。花圈两排,挽条上皆为类似文字。

  后来,我有一位从上海到香港定居的朋友逝世了,他选择叶落归根,落葬上海。逝者家属用委婉语向我发来一条微信,说明于某月某日某时,在某饭店某厅举行一次“追思会”,邀我参加。因为与逝者之前有诸多交往,我既亟想了解逝者最后弥留之际的详情,也急于向逝者家属表达悼念之意,于是准时受邀赴会。

  中国古时旧俗搞的是“大出丧”,举幡撒钱,抬棺游街。后来进步一点了,改开“追悼会”。而“追思会”则是对故人追忆和思念的一种聚会形式。追思会理论基点,是认为人的肉体消灭了,尚有灵魂。要让生者感谢对逝者生前所做的贡献和付出,让生者了解逝者与他们之间的爱,从而让爱为其生命画上句号。

  追思会程序很简单:先由逝者家属向来宾介绍逝者临终情况,接着就是参加者逐一自由发言。逝者的生平和事迹介绍,已由现场循环播放的配乐幻灯片PPT承担。幻灯片内容包括:讣告;逝者父母亲的照片和文字;逝者从出生到少年、中年、老年的各阶段照片;几岁,什么年份,居住地点,生活场景(更多的是夫妻恩爱的旅游场景)等,俨然是一份完整的生命履历。人的模样,从小到大,脸架子未变,只是鬓毛衰!大量的逝者生前与同事、朋友的合影,让诸多参加者增添了参与感,拉近了两者的距离,给他们的发言提供了具体的现场感觉。发言者中有亲眷朋友,同学同事、邻居发小等,他们也许多年未见,但以往的来来去去历历在目!许多小事细节,脱口而出,朴实无华,生动鲜活!不同的角度,一件件一桩桩,汇成了一篇完整的逝者生平记录,呈现出立体化的人格!逝者在思想品德、处世为人、社会贡献等方面的长处和优点,一览无余地公之于众,真的是让爱为逝者的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!我也接过话筒,作了有准备的发言。因为是“追思”,语调克制不煽情,可以微笑,可以鼓掌,逝者如果天堂有知,我相信一定会欣然接受,因为他其实没有离开大家,而是活在了每一个的想念里。

  这样的“追思会”,或许没有恸哭,却不减深情。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小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