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信如晤 见字如面

推荐人: 来源: 时间: 2017-02-23 21:47 阅读:

  近日,一档电视节目《见字如面》受到观众的好评,在手写书信函因通讯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之时,节目以读信的形式打开历史节点,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、人生故事,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,重新领会人类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。

  其实,早在去年年初,我就读到过一本让我心仪的书,那是英国人肖恩·亚瑟编著的书信集《见信如晤》。这本书的初衷与《见字如面》如出一辙。2009年,肖恩在网上开设了名为“见信如晤”(Letters of Note)的博客,旨在收集各种各样的信件,出乎意料的是,一时间竟涌来百万访客,四年之后,肖恩将精心收集来的一批各具风味、扣人心弦的信件编成了图书出版。我在阅读收入中文版的124封信函时,每每浮想联翩。

  1967年,爵士乐传奇人物路易斯·阿姆斯特朗写了封热情恳切的信,寄给驻扎越南的一名给他写过慕名信的海军士兵,他像老朋友一样在信中娓娓追忆自己的童年往事,字里行间妙趣横生。弗吉尼亚·伍尔夫在1941年3月投河自尽前,在家里的壁炉台上留下了一封写给丈夫的信,上面写着自己撑不下去了,读来令人心碎。古巴领袖菲德尔·卡斯特罗长期与美国不和,但在1940年11月,也即他14岁的时候,却曾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·罗斯福写了封信,希望他能寄给他一张十元纸币,“因为我从来都没见过十元绿色美钞,我想要一张”,让人不免感叹历史有时如同魔幻。一位名叫纳多的先生写信向大名鼎鼎的作家E.B.怀特寻求对于人类惨淡未来的看法,怀特在1973年3月的回信中说:“只要世上还有一个正直的男人,只要世上还有一个拥有同情心的女人,就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,景象就不会荒凉。抓紧你的帽子,抓紧你的希望。给钟上好发条,明天又是新的一天。”我想象怀特提笔写这封信时,洋溢在他清癯脸上的笑容能温暖冰冷的心灵。

  就在过年前的一天,我去居家附近的一条河边散步,再次遇到了那个帮人看管旧书摊的小男孩,他是随他父母从外地来上海打工的,就住在建筑工地,由于种种原因,还没落实可以上学的学校。有一次,我在他看管的旧书摊上找到一本契诃夫的书,里面有一篇小说《万卡》,我便建议他读上一遍。后来,他告诉我,看到受尽欺压的小男孩万卡在风雪天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信,请求爷爷把他领回他的身边,但那信封上地址和姓名一栏,他只写了“乡下,爷爷收”时,他都掉泪了,他说他想起了自己在老家的爷爷。我问他,这个春节会否回老家,他说不回;我又问他,那你想念你的爷爷吗,他说很想的。我说,那就给你爷爷写封信吧,说说你在这里的情况,说说你对他的思念。他说,可以用他爸爸的手机给爷爷打个电话的。我说,这样的想念太短了,也会像风一样消逝,应该写封亲笔信才好,让思念在路上走得长一些,跨过许多山许多水,而且你爷爷收到后,可以一读再读。小男孩接受了我的提议,我说,我有一张80分的邮票,一直派不上用场,我可以送给你,但你别忘了信封上要写清收件人地址和姓名。

  我相信,这封信会让小男孩的爷爷非常开心,当他将信捧在手上时,会感觉像是见到了孩子,并将他紧紧抱住。我也相信当传统的书信因这个世界的日益数字化而消退时,反倒愈加弥足珍贵,得以留住一段段往昔的日子和生活中的某一时刻。或许,有一天,我们都会重新拿起笔来,写下一封让自己可以纪念的信件。

 

作者: 简平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小船阅读